![]() |
图为谭宗贵陪着81岁的老母亲享受冬日的阳光 |
有这样一位年轻人,放弃外出打工机会,专门在家照顾81岁的老母亲,至今未婚,从无怨言,赢得邻居好友的夸赞,他就是高阳镇乐公村5组的谭宗贵。
“我活了60多岁,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稀奇事,为照顾年老的母亲,连自己的终身大事就耽误了。”笔者刚到高阳镇乐公村乐鼓塘水库边,一位刘姓老婆婆听说采访谭宗贵,滔滔不绝地说起了谭宗贵孝道母亲的事。
家里有个好母亲
冬日的阳光晒在身上暖洋洋的,笔者来到了乐公村5组。
“看嘛,这几天刚把红薯粉打出来,没有笆箦晒。”谭宗贵放下编制蔑笆箦的活儿,忙请笔者进家里坐。
“我家有个好母亲,这是我一辈子的福分!”谭宗贵和笔者聊开了。
回忆起小时候,谭宗贵说:“小时候读书很用功,成绩也很好,因为家里穷,所以,读书就特别刻苦。”
“家里没有经济来源,为供我读书,母亲总是上山采草药,什么麻芋子、荆芥、何首乌啊,只要能变钱的,母亲总是不辞辛劳地去采挖。”谭宗贵说。
“当时很多孩子家里都不富裕,读几年书就放弃了学业,我也想弃学减轻家里负担,但母亲坚持让我读书,父母省吃俭用,一直供我到初中毕业。”说话时,谭宗贵总是笑容满面。
学校离家里有十多公里的山路,交通十分不便,有时,谭宗贵的母亲到学校看望他,给他带一些喜欢吃的菜。“那些菜我现在还记得,像腌制萝卜干、盐菜肉可香啦,那味道至今记得。”说着,谭宗贵比划了一个动作,又继续说:“记得有一次,队上堰塘因缺氧鱼翻塘,母亲将分到的一条大鲤鱼进行红烧,一大早就送到学校,还带一些平时我喜欢吃的菜。”
“妈对我特别好,有时一周一次,有时一月一次,每次去,同学们都会羡慕地说,‘谭宗贵,你妈妈又来看你来啦!’”说这话时,谭宗贵忙起身给母亲叶福秀换火炉里的干炭。
回家照顾母亲,孝顺儿子选择放弃婚姻
看着年迈的母亲,谭宗贵有些不忍心。
8年前,25岁的谭宗贵在浙江一家私营企业打工,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让谭宗贵的父亲离开了人世,留下73岁的老母亲无人照顾。
谭宗贵兄弟姐妹共四人,他在家中排行老幺,三个姐姐中两个姐姐远嫁他乡,只有二姐住得比较近,平时看望母亲的机会也不是很多,二姐也是50多的人了,家里有一个上大三的学生,负担也重,谭宗贵不忍心给姐姐添负担,决定留下来照顾母亲。
务工期间,谭宗贵结识了一位山东姑娘,两人感情要好,原本想带她回家成亲,没想到父亲一去世,家里只剩下老母亲了。
为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谭宗贵决定留下来照顾母亲。便给山东姑娘打电话,没想到,山东姑娘要求谭宗贵要么继续外出打工,要么就分手。没想到这一分手,竟让谭宗贵至今未娶。
一晃就是8年,他感觉到自己年纪也大了,虽然当时陆续有邻居、亲戚帮他介绍对象,但因老人身体不是很好,谭宗贵便取消了结婚的念头,悉心照顾母亲。
多种经营,让母亲安享晚年
在谭宗贵家地坝边,白花花的红薯粉摆了在几块蔑笆上、簸箕里。
谭宗贵伸出冻得通红的手指,说:“看嘛,还有两个桶里的苕粉没有地方笆箦晒。”
谭宗贵扳作指头:“一年可出售苕粉有百多斤。”
“母亲今年81岁了,行动不便,自己也不能走远了,只好把自家的土地经营好。发展多种经营也不错的。”谭宗贵说。
为让母亲晚年生活过好点,去年11月,谭宗贵把母亲委托给二姐夫郑选民照看,自己专程去成都学习半个月的养蜂技术。
看着十多桶中蜂,笔者追问:“一年能出多少蜂蜜。”
“不多,刚开始嘛,100来斤。”
“不愁销,我还开了个微店。”说起掌上微店,谭宗贵拿出手机,打开他的手机微店给笔者看。
“看嘛,这就是我的微店。”谭宗贵翻开网页,进入“山城农家土蜂蜜”,满是纯天然土蜂蜜的产品包装图片耀入眼帘。
笔者随着谭宗贵在他家房前屋后转了一圈,房前屋后不但清洁卫生,还养殖了一头黄牛,几十只鸡子。
“我小时候,母亲对我尽心呵护,我不能愧对母亲,这几十只鸡子喂起来就是给母亲补身子的。”谭宗贵说。
临走时,笔者想起他家的土蜂蜜,花了140元买了一瓶正宗的土蜂蜜带回家也孝敬一下岳父母。
文图/刘益辉
回放:云阳县第二届“三峡龙少年杯”少儿才艺大赛(表演类)决赛
2020-12-26 12:50:00
云阳报第202008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