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耀灵乡鸣凤村,有一所小学——耀灵乡书院小学。校园内的两座院落,一旧一新。后院是一幢现代化的教学楼,是学生上课的场所;前院有一幢空置的两层砖木房,这就是当地有名的百年老书院——耀灵书院。
走进书院,一种古朴气息扑面而来,四周静谧无声,脑子里不觉想象着百多年前学子们在此求学诵读的情景。
不恋官场修书院
耀灵书院的创办人谭家双,出生于耀灵乡一个诗书簪缨之家,其父谭洪敏曾任一方大员。谭家双自小聪颖好学、博闻强记,颇有才名,深受其父喜爱。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谭家双乡试中举。然而,正当他满怀希望备战次年的会试时,父亲却不幸去世。封建时代,父母去世须守孝三年,所以在这几年,谭家双失去了参加科举考试的机会。
谭家双恪守“守制”之礼,闭门读书。待守孝三年满,已不再留恋官场,无心科考。于是外出讲学,足迹云阳、奉节、万州,乃至贵州等地。这期间,为了家乡的莘莘学子,谭家双在鸣凤村修建了一座书院——耀灵书院。这座书院最初叫“灵感书院”,为“三进两院”的格局,砖木结构,共两层楼。至于为何称作“灵感书院”,如今已无可考证。
现在,这里已成了耀灵乡书院小学的一部分,其原始建筑只剩下一排房子和一个坝子。白墙灰瓦,黑色的提脚线约有一米高,多处已剥落。木柱和石阶显露出被风雨侵蚀的痕迹,每一块墙砖上都雕刻着正书繁体的“书院”二字。
房子两边有木梯可上二楼,走廊中间的横梁上,有墨书“太子少保头品顶戴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四川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管巡抚事平远丁宝桢”、“四川全省学政加三级南海谭宗浚”等字样。
丁宝桢和谭宗浚二人都是晚清名臣,其任上作为,在清廷中享有声誉。丁宝桢是洋务运动的重要成员,官至四川总督,曾诛杀骄纵不法的大太监安德海。他为官、处事重大义,知变通,重实效,约束部属甚为严厉,为政清廉。任山东巡抚期间,创设近代首家官办工业企业——山东机器制造局,制造火药、马梯尼洋枪,成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典范。先后治理黄河和四川都江堰,被称作古代水利专家。同时还大力兴办书院,创办了尚志书院和山东书局。
谭宗浚是诗文收藏家谭莹的儿子,曾督学四川,后又充任江南副考官。少承家学,工诗文,熟于掌故。博览群书,好蓄书籍,藏书十余万卷。一生酷爱珍馐美味,将广东菜与北京菜相结合而自成一派,成为“谭家菜”的创始人。
从梁上这些文字可看出,谭家双曾与丁宝桢、谭宗浚二位名流有过交游。据说谭家双在外讲学期间,交游甚广,特别是刘、谭二人跟他交情颇深,都曾受邀莅临耀灵书院讲学。书院里曾经还保存着十几块名人题写的匾额。从谭家双与这些当朝名臣、忠直之士的交游,亦可看出他也是一个颇有风骨的人。
在耀灵书院后面两三公里处,有一个大墓地,是谭家双父亲谭洪敏之墓,虽然多处已被占用种了庄稼,但仍可见出其规模。如今墓碑还在,碑文依稀可辨。
回放:云阳县第二届“三峡龙少年杯”少儿才艺大赛(表演类)决赛
2020-12-26 12:50:00
云阳报第202008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