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从龙角镇出发,沿着盘山公路一路前行,大约半个小时的车程,便到泉水村。
初春时节,迎着阳光,走进泉水村,山乡宁静而美丽:一条水泥路穿村而过,一田田油麦菜竞吐新绿,一座座青瓦白墙农家小院漂亮整洁……
牧童牵着牛儿在山坡吃草,老人抱着小孙孙晒太阳,年轻女子跟着能人学刺绣、扎花袜底……村在山腰,屋在田园,人在景中,整个院落宛如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又如一幅秀美山村风光画。
炒渣辣子、炖腊猪脚、蒸羊肉扣碗……泉水村人待客热情,到村口时已近中午,村民们盛情邀请客人到自家吃饭,“不要嫌弃,我家是用柴灶煮的饭菜,特香!”40多岁的杨良安一边吩咐妻子女儿赶紧准备茶水和糖果瓜子,一边拉着客人往他家里去。
“去年养鸡发了财,杀的年猪有300多斤!以前正月初一吃的是水煮红苕,还得靠邻居帮凑呢。”村里人戏说老杨,老杨抿着嘴,不住声,但随即又爽朗地笑了乐了。
当然,村里人的调侃也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前些年,老杨家里不顺头,妻子多病,经常吃药;几个孩子读书,穿衣吃饭要用钱;老杨自己一次爬树砍柴掉下来发生意外,摔断好几根肋骨,一家大小日子过得很艰难,没有过上一个安心年。
沿着新修的人行便道,一路上,谈及去年生活新变化,老杨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这条路是去年刚修的;这些在茅草丛里找虫子吃、咕咕咕叫的、肯下蛋的黑母鸡,是驻村干部冒雨送上门来的;这400多棵小柚子树再过几年就要挂果啦;厨房全用白花花的瓷砖打的灶台;现在水管安装到家里,吃的水清澈甘甜……
“眼下,我们家日子虽不算很富裕,但与以前比,可以说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今年再加一把劲,我们家的日子一定会更好!”勤快憨厚的老杨很知足,也懂得感恩,他说能有今天这样的好日子,真得感谢党的扶贫政策好,感谢扶贫干部无微不至的关怀。
泉水村原是龙角镇的一个出了名的贫困村,全村6个村民小组,453户1367人。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870元,建卡贫困户41户,151人,贫困发生率在11 %以上。缺水吃、路不通、产业不突出三大因素和因病因学致贫一直是村里人的“致命伤”。
2015年,我县大力实施脱贫攻坚,全县上下一起“发力”,紧接着基础设施投入、教育医疗、大病救助等各项惠民政策一个接一个出台落地,这让泉水村村民得到了实惠,贫困线上挣扎的村民看到了新的希望。
“在我走投无路之时,镇里为我送来了250只鸡、16只肉兔,为我发展养鸡养兔等养殖业,修通了到山外的路。”养殖大户李兵多年在养殖领域摸爬滚打,但由于遭遇禽流感、房子因为山石滚落三次建房搬家、妻子岳母生重病等诸多天灾人祸导致债台高筑。这个永不服输、有大山一样坚韧性格的汉子说到动情处,眼里泪花直闪动,“这一年,我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其他贫困户代销鸡鸭2000多只,自己林下养殖的500只鸡卖了3万元,100只散养肉鸽效益也不错,16只母肉兔下了60多只小崽,地里栽的200多棵柚子树长势不错……”
“落到我们村的扶贫政策,都是一些真金白银,让我们村在去年这一年里发生了新变化。”该村村支书黄金辉说。2015年,泉水村硬化便民路4公里,实施人行耕作便道1公里,硬化村通畅路8.5公里,新修村通达路7.8公里,实现组组通公路;新修人饮池5口、山平塘4口、整治渠堰1.2公里,全村人都吃上自来水。同时,村里还结合实际,发展蔬菜2000亩,其中有100亩辣椒与龙头企业签订了订单;发展蜜环柚1000亩,鼓励贫困户发展养鸡养兔5000只。
“泉水叮咚泉水叮咚响——”沿着乡间小路往前走,农家小院播放的动听歌曲在大山深处回荡,飘向远方。
(记者 李充 通讯员 李锟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