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网讯(记者 刘兴敏)3月15日,云阳县初四中把课堂搬进气象科普文化教育基地,探索“天气气候水”的奥秘。
在室外景观展区,四季景观柱映入眼帘,分别展示了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特征;观看日晷石雕,了解古人用日影测时刻的智慧;在灾害预警信号碑前,可以观看到气象灾害的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四个等级预警信息;在人工影响天气展示区,学生争先恐后登上天气作业高炮,体验人工降雨、防雹、防雾等方面的操作;“借东风”大型石雕上的“草船借箭”“苦肉计”“火烧赤壁”“计用火攻”四个小故事破解了诸葛亮巧借东风之谜;《大禹治水》《都江堰》《红旗渠》《南水北调》《三峡水利工程》等五个小故事分别镌刻在一架飞越历史的航天飞机上,展示了我国从古到今“科学治水,人水和谐”的典范。
在室内科普展览馆,学生们被磁悬浮地球仪所吸引;体验了一把大气圈层、观云识天、山洪及地质灾害的形成与防治、雨滴的形成、模拟人工影响天气、雷电通道以及奇特的天气现象。
云阳报第202008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