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镇黎明古村:百年古村重焕生机 乡村振兴贯注活力

来源:云阳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陈学容  2023年05月19日 16:31

中国传统村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被誉为经典的民间文化生态“博物馆”、乡村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云阳县凤鸣镇黎明古村是云阳第一个中国传统村落、重庆首批历史文化名村,黎明古村拥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彭氏宗祠和彭氏民居群。近年来,当地注重传统村落整体规划、保留风貌、挖掘内涵、农文旅融合,推动黎明古村整体保护利用和良性发展,打造具有云阳辨识度的“乡愁记忆”,激发乡村建设发展活力,走出了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发展中传承,百年古迹焕发新生机

烟雨迷蒙,薄雾缭绕;青砖黛瓦,曲径通幽。霭霭青山藏古楼。漫步在黎明古村,仿佛打开了一扇时光之门,残缺的雕梁窗花、斑驳的马头墙,在绿树清溪的映衬下显得古朴幽静。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传统古村落是乡愁的寄托,是生态美的载体。一个地区的传统村落就代表了一个地区的民族文化和历史发展的特点,作为中国传统村落,黎明古村厚财沟传统村落集中体现了云阳乃至库区,甚而整个湖广填四川的发展脉络和文化。

彭氏宗祠以及彭氏民居群作为中国优秀传统家族文化的重要代表,其留存下来的家风家训、习俗以及主体建筑,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是理解中国家风家训文化的入口。

彭氏宗祠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耗时20年建成。其占地3500平方米,一共有9层,由戏楼、学堂、厢房、天井、箭楼、炮楼、厨房、药房等组成,四面环山、三面绝壁,是彭氏家庭集会、祭祀、抵御匪患的重要场所。

走进宗祠内部,随处可见精美的雕梁窗花、斑驳的马头墙和古朴的木桌板凳,带领我们的思绪回到百年之前;墙上张贴的诗文祖训、书画篆刻以及宗祠内部设置的宗祠文化展览馆和乡情文化展览馆,实景还原家训、教学、演武场景。

“修缮工作使得彭氏宗祠及彭家老屋得到更有效的保护,再加上农文旅产业的助推,研学和旅游的人增多,这也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了中国优秀传统家族文化。”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副所长陈昀表示,借助农文旅融合发展契机,黎明古村的文化遗产随着游客的到来真正“活”了起来,为更多人所熟知。

彭家老屋为黎明古村最大的古民居,其布局及建造工艺反映了清代的居住观和生活习惯,改革开放后,当地仍有多户居民居住在里面。通过保留部分当地农户居住在彭家老屋,使其成为当地非物质文化的载体,其余部分房间打造为特色民宿、村史馆、茶楼、戏楼,游客在此居住体验,使得修缮后的彭家老屋得以真正的“活化”。

黎明古村也是一个天然的研学和采风创作基地,自今年“五一”节开放以来,陆续有学校组织学生前来研学旅游、摄影团队前来采风学习。“通过参观和老师的讲解,我了解到彭氏宗祠悠久的历史文化,在义学田观看农民伯伯插秧,我也体悟到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凤鸣小学学生蒲云星说。

前不久,一场名为“到人民中去——全市名家看云阳”文艺创作采风活动在黎明古村举行,来自重庆市、“万达开云”五地66名文艺工作者走进黎明古村,用文艺采风创作的形式描绘黎明古村人间烟火。“文化是一个乡村的灵魂,黎明古村的开发既保留了传统古村落的文化底蕴和原始生态之美,又引入了一些年轻人喜欢的新元素、新业态,达到了古为今用。”达州摄影家协会主席李开杰表示,在寓教于乐的过程当中,村落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乡村入画来

5月初,走进黎明古村,平整宽敞的油化沥青路面、干净诗意的乡间巷道、充满农耕气息的篱笆栅栏、古色古香的小楼院落、依势而建的田垄耕地,与蓝天白云、苍松翠柏、池沼水渠交相辉映,绘就了一幅宁静闲适、山清水秀的美丽乡村新画卷。

乡村要发展,环境是底色。黎明古村自发展农文旅产业以来,将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放在重要位置,致力扮靓乡村发展颜值,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2022年以前,黎明古村的基础设施非常滞后,房前屋后脏乱差现象突出,道路两旁杂草丛生,往往雨天一脚泥,晴天一身灰。”黎明古村村支书彭宁表示,从去年开始,村里就开始了人居环境整治,截至今年“五一”正式开园,人居环境整治效果显著。据悉,目前全村车行道路进行油化改建共计5.1公里,田间小道和森林步道硬化改造约8公里,畅通了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出行。

居民破损房屋修缮也进一步优化了人居环境,提升了村民幸福感。走进黎明古村,宽阔的水泥硬化道路和修整过后的农家小院干净整洁,焕然一新。秉持着“修旧如旧”原则,对老屋的修整都尽量在保持原有风貌的基础上作最小调整,保留了水泥瓦房的古色古香。除了屋体修复,还对房屋内部的厨房、厕所、院坝等基础设施进行修整,村民居住环境品质得到极大提升,实现宜居宜游的乡村环境。“现在路修好了,房子也搞好了,住着很舒服。”村民张元长高兴地告诉记者,自己的老房子马上也要开始修缮,他们的日子越过越有盼头。据悉,去年黎明古村开始对启明桥至数智大棚的核心区域实施农房改造,采取农户自筹30%、政府出资70%的方式进行改造,计划改造23户,目前已改造10户。

下一步,黎明古村还将对村落的山林、水体和农田进行修整,实施林相修复、增加彩叶林和森林步道、开展水体生态化景观整治和观光农业等改建项目,在保证村民收入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村落环境。

农文旅融合发展,村民腰包越来越鼓 

黎明古村依托文化资源及绿色资源,按照“文、农、旅、研”四位一体功能定位,延伸产业链条,建设观光休闲区、传统农耕区、数字农业园等功能分区,呈现出一个底蕴深厚、自然古朴的渝东北传统村落。

五月,义学田里的秧苗才刚刚插下,绿油油的秧苗在黄绿色的水面上映出一排排整齐的倒影,秧苗的青草香混合着一股淡淡的泥土芳香,令人神清气爽。前方,几个老农佝偻着腰正在插秧,左手提着一把秧苗,右手麻利地把秧苗插入稻田里。

“黎明古村设置的这些景点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也更能凸显这里的旅游特色。”重庆农高广惠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夏会林介绍说,演武场是当时彭氏家族为抵御匪患,确保境域一方平安,召集族人和乡邻子弟团练家兵的一些地方;散学园为学生放学后提供了玩耍地点;义学田是彭氏家族为了让族人和乡邻子弟上学读书,此田的收入就是用于教书先生的俸禄和困难学生的生活……他们改建的这些游玩节点,既使得游客们可以在玩耍中感受黎明古村的悠久文化,其独特的场景设置也成为吸引游客的一张名片。

黎明古村农文旅齐发展,推动中国农耕文化和传统家族文化的传播,也促进了黎明古村村民的致富增收。义学田体验插秧,逛彭氏宗祠,住古色古香特色名宿,吃农家洋芋饭……一头串联起游客的旅游乐,一头串联起村民的致富经。家住重庆渝北的游客王泽斌在游玩的过程中看到农家院坝内晾晒有大蒜,便忍不住向村民张元长购买。“我本人很喜欢吃生大蒜,这种农村自己种的大蒜更加原生态,味道更好,我就想买一点回去。”王泽斌高兴地说。

张元长自己也没想到过地里的土大蒜如今在家就能卖出钱,搭乘旅游的快车,今年“五一”期间他们煮的洋芋饭也是供不应求。“‘五一’节我们光是卖洋芋饭就卖了300多块钱呢!”张元长喜不自胜。

沿着五彩亭处的田垄向上望去,几排红橙相间的崭新民宿映入眼帘,窗明几净,清新夺目。村里像这样的已经修建好的民宿已有两三处,还有几处正在抓紧修建,村民李良明家的民宿就是其中一个。“目前我家民宿的外装和喷漆已经完成,接下来只剩下软装部分,预计能够赶在今年国庆节前投入使用。”李良明表示,今年他共投资120万元来打造民宿,共计500多平方米的民宿内覆盖有棋牌室、住宿室和小卖部等,能满足游客吃住玩一体化服务需求。

“我们村获批成为中国传统村落,近几年又引入了农文旅产业,家乡发展形势一片大好。”李良明说,今年村里像他一样返乡创业开设民宿的,目前为止已经有四人。

据了解,除了开设民宿、售卖农特产品增收外,今年累计约有99人次在园区务工,这对村里来说也是一笔不小收入。当地还采取“政府+国企+村集体共营共建”三方运营机制,村集体以土地闲置资产入股分红。张元长说,他家一共征用了一亩多田地,征收的田500元一亩,地300元一亩,去年十二月就已经打到卡上。

沧海桑田,古村在代代传承中积淀深厚文化底蕴;农旅融合,古村在新时代焕发生机。如今的黎明古村是乡愁的寄托,是现代人心灵的净土,更是新时代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典范。

(记者 谭启云 实习生 周光清)

全市瞩目!中学生田径锦标赛圆满落幕,TA们是赛场上最耀眼的星→

云阳:晚樱绽放惹人醉 滨江小城春意浓

云阳:鹭鸟归来筑巢育雏 春暖时节增添生机

云阳:杜鹃花开醉游人

宝坪镇:山野桃花始盛开 如云似霞醉游人

高阳:李花满山开 花香游人来

···今日要闻

···推荐视频

云阳新闻 04月15日

···今日报纸

云阳报第20200806期

s

···网站专题

···广告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 2008- yunyangwang.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云阳县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渝ICP备15011569号-2
网络举报APP下载 | 电话举报号码:12377 | 国家邮箱举报地址:jubao@china.org.cn | 渝公安网备500235020001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