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溪镇,地处七曜山市级生态自然保护区,气候四季分明,生态资源丰富,山地特征显著;但同时,其“三高、一低、三差、三重”的深度贫困特征也很明显。2017年8月,泥溪镇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市级深度贫困镇”。

坐拥绿水青山,却未将之转化为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这对泥溪镇全体领导干部来说,乃是莫大的恨事。这里基础设施差、生存环境差、主导产业带动能力差,脱贫攻坚的底子十分薄弱,为此,泥溪镇党委、政府痛定思痛,立志要破解这道难题,让泥溪走上一条绿色发展的康庄大道。

近年来,该镇利用山地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发展山地特色产业,探索“三变”改革,推进农旅融合,努力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与此同时,树立文明乡风,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经过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如今,全镇绿色产业蓬勃发展,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村民收入快速增长,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全镇累计减贫457户1730人,贫困发生率由12%下降至0.12%,其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打造产业基地 盘活林田资源

眼下,正是泥溪青杠椴木黑木耳菌棒起架的时节,随处可见一段段青杠椴木菌棒耸立的场景,再经过一夏的阳光孕育和当地特有的山水滋养,青杠椴木上的黑木耳就会如黑色的小精灵,一茬茬地冒出来。

“今年要不是我这腰不争气,就不会只种这两百来段黑木耳了。”曹翠仙,这个外来媳妇,虽然嫁到云阳几十年了,说起话来仍然夹杂着家乡方言。她站在自家菌棒前,一边系紧腰上的护具,一边用让人听来颇为费劲的话表达着减少黑木耳种植规模的遗憾。

当初,她从云南嫁到泥溪镇枞林村,看到夫家住房破旧、道路不通、家庭贫困,顿时像被兜头泼了一瓢冷水。虽然现实与梦想的距离差得太远,但她欣赏丈夫的朴实、勤劳,最终还是留了下来。“只要肯干,我们就不会永远穷下去!”她对丈夫说。

他们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解决温饱。夫妻二人计议之后,曹翠仙将邻居的田地借过来种红薯、土豆、玉米和油菜,日子便一天天有了起色。可是,怎样才能脱贫,又成了横在她面前的一道难题。一番考虑,她决定种植黑木耳,同时养猪、养蜂。

“头一年就该多种点!”曹翠仙第一次种黑木耳,担心收成不佳,只试种了一些,可没想到长势这么好,颇后悔种少了。于是第二年她种了一千多段黑木耳,当年仅黑木耳一项的收入就接近两万元,加上养猪、养蜂和丈夫打零工挣的钱,这一年她家顺利脱了贫。

“要不是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我还会加大黑木耳种植规模。”曹翠仙双手握拳,轻捶腰部说,待她腰上的病减轻了,不光要种黑木耳,还要种香菇。在她眼中,种植业就是她一家的希望。如今,她家早已搬到了公路边,并开了一个副食店,丈夫仍然在周边村镇打零工,一家的衣食是不用愁了。目前她唯一的愿望,是希望病早点好起来,再好好地干一场,走向致富之路。

曹翠仙对黑木耳种植的青睐,是泥溪镇特色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在深度贫困镇脱贫政策的支持下,泥溪黑木耳从原来几千段发展到80万段的种植规模,实现产值1000多万元。镇里把青杠黑木耳作为群众脱贫致富的主打产业,已建成十个青杠黑木耳产业园区,覆盖全镇所有贫困户。

同时,为全方位盘活山水林田资源,镇里采取“村集体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公司+农户”等模式,集中力量打造“三大产业基地”:在河谷平坝区打造以80万段青杠黑木耳、40万袋香菇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基地;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中低山区,打造以6000亩晚熟柑橘、1400亩柚子、1000亩枣子、700亩脆桃为主的水果产业基地;在海拔500米以上的中高山区,打造以3000亩乌梅、3500亩核桃为主的中药材、干果产业基地。三大产业基地累计发展特色产业2万亩以上,贫困群众覆盖率达到100%,实现了增绿与增收的有机结合,全面提升了产业价值。

探索三变改革 激活山水效益

多年前,桐林社区贫困户杨春芳每每看到头顶掠过的飞机,便梦想有一天自己也能坐一回,而如今,坐飞机对他来说已不算多大个事了。他认为,现今的日子是他所处的最幸福的日子。 政府给他安排了一个公益岗位,每天花两三个小时清扫街道,巡防生态林,工作比较轻松。他自己还申请开办了一个棋牌室,每月有两千多元收入。而最让他期待的是,从2018年开始,他家有6亩柑橘地入股到村集体开办的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他正等着分红的日子到来。

“今年已经挂果了,看情势,挺好!”一提起入股的事,杨春芳更有了劲头,兴致勃勃地说,一亩地约有40株柑橘树,一株柑橘树结果子百把斤,明后年就是丰产期,届时,柑橘卖了,他这6亩地的分红不会少。而且,令他高兴的是,柑橘苗、农药、肥料等,都不用入股的农户操心,全由公司出资购买。作为贫困户,他们还被优先安排到园区务工,主要的工作就是施肥、除草、打药、清沟、疏果。他的工资按每天80元计算,一年下来,也能挣六七千元。在他看来,这无异于“一本万利”。

杨春芳只是泥溪镇“三变”改革的其中一个受益者。据了解,该镇围绕“改革创新先行镇”的目标定位,统筹山水林田湖草资源权制度改革,在黑木耳、香菇、柑橘、乌梅等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中,因地制宜地探索农村“三变”改革模式,以村(社区)为单位,组建由村集体农业开发公司、农户、贫困户参与的产业联合体。财政资金投入作为村集体农业开发公司股金,农户以土地入股,全镇3.6万亩土地资源变成资产,4857户农户变成股东。产业投产前,由村民参与产业管护并按每天50~80元支付报酬。在股金分配上,村集体公司占股50%,农户以每亩土地入股占股50%。分红总共有三次:一次是村集体公司与土地入股农户按1:1分红,二次是村集体公司分红部分按照发展风险基金30%、村集体经济50%、贫困户20%进行再分配,三次是村集体经济分红部分按照公益事业50%、全体村民50%进行第三轮分配。

该镇联坪村采取“村集体公司+占地农户+贫困户”的模式,发展柑橘2250亩,村集体公司统一建园管护,304户农户(含34户贫困户)以土地入股占股50%,村集体公司以财政投入资金入股占股50%,并按投资比例分红,预计盛产后按每亩纯收入3000元计算,占地农户亩均可分红1500元,村集体分红337.5万元进行二次分红,全村40户贫困户可分红67.5万元,村集体经济可增收168.75万元。

按照这种模式,泥溪镇10个村(社区),将全部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考虑到农户的短期收益,各园区还采取间种辣椒、菊花等矮杆经济作物的方式,保障农户短期有收益。杨春芳即在所处园区的柑橘地里间种了一部分药材。他说,先试种一些,如果情势不错,就加大种植量。说这话时,一种期待的目光,贮满在他眼眶里。

推进农旅融合 带动创业就业

石缸村贫困户胡碧清到泥溪农耕故土园来务工前,成天颇为焦虑:丈夫颈椎有病,干不了重活,只偶尔在外接一点零活干;小儿子还在念书,尚不能为家庭减轻负担;大儿子虽说已读毕大学在外打工,可碰上疫情,大半年来工作也不太顺利,时不时还求助家里。

今年五月,农耕故土园升级改造,胡碧清被村里安排到这里务工。丈夫是砖匠,耳濡目染,她也懂得一点泥水工的活儿,因此被叫去拌砂石,工资120元一天,高于其他工种。从五月以来的这段时期,她平均每月能务工20天以上,算下来月薪近3000元。

如今,胡碧清丈夫的病有所好转,在家养了6头牛,又种了一些菊花和辣椒,政府还给他安排了一个公益岗位。她家的一部分土地租给农耕故土园,每年有近千元的收入。而令她几乎不敢相信的是,她家作为贫困户,每年还会无偿获得1000余元的“村集体公司资产收益分红”。“往年还要交提留款啥的,现在不光不用交这些税款,还可得干股,哪能想到有这么好的事哟!”胡碧清对眼下境况甚为知足,一个劲夸国家政策好。

泥溪农耕故土园新近建好了一些面坊等手工作坊,八月份恢复开园后,将优先招聘贫困户,特别是已经在这里务工的。胡碧清颇担心故土园升级改造工程结束后,自己的下一份工作没着落。她说自己没技术,恐怕没机会去作坊上班。石缸村驻村干部李双俊鼓励她说:“只要肯学,就会有机会。”

“嗯!别人能学会,我也能学会!”胡碧清转忧为喜,说自己一定要好好干,去争取这个岗位。

胡碧清的打工故事,是泥溪镇推进农旅融合,带动贫困群众创业就业的案例之一。近年来,泥溪镇围绕“养身、养心”乡村旅游发展定位,编制并实施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振兴示范镇村、对外交通改造提升等项目建设,扮靓山水颜值,提升山水气质。

该镇巧借自然山水,雕琢品质景区,全面挖掘农耕文化,打造集农产品加工、农业观光体验、品牌打造、文化展示、研学等于一体的3A级旅游景区农耕故土园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园。同时,依托协合牡丹观光园,建设“十里牡丹长廊”和潭獐峡观景平台,打造国家2A级旅游景区;依托“天蓝、地绿、水净、气爽”的生态品质和丰富的文化遗存,大力发展以“山脉、水脉、文脉”为主线的乡村旅游,聚力打造潭獐峡、沿河土家吊脚楼、七层房子、武状元墓地、协合土法造纸等自然人文景点,不断丰富乡村旅游内涵。到目前,全镇已实现旅游产业带动创业就业300余人,其中20余户贫困群众在旅游产业链上增收脱贫。

树立文明乡风 激发内生动力

“广大父老乡亲:……为提升泥溪良好形象,镇党委、政府将和广大父老乡亲一道,在全镇持续开展乡风文明行动和清洁家园行动,大力提倡孝老爱亲、邻里和谐,不大操大办、不整‘无事酒’,树立文明乡风……”

这是泥溪镇党委、政府向全镇群众发出的《“建设美丽泥溪·乡风文明”倡议书》。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泥溪镇党委、政府发现部分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村庄院落环境脏乱,农村大操大办之风盛行。于是,镇里遵行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摆脱贫困首要不是摆脱物质贫困,而是意识和思路的贫困,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要有先飞的意思、先飞的行动”,借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契机,紧扣“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目标,全力打造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平台。在此基础上广泛开展“建设美丽泥溪·乡风文明”行动,整治农村人居环境,遏制大操大办,举行“五星家庭”评选,引导贫困群众养成健康文明习惯,进一步激发其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在石缸村1组,贫困户吴桂余看着家门口挂着的“五星家庭”牌子,脸上笑盈盈的,心里美滋滋的。在全镇举行首届“五星”评选时,她家就无可争议地得到了满票。

吴桂余家原住在山上,三间破旧的土坯房,多年风霜雨雪,早已把墙面剥蚀得满目疮痍。虽然穷,但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始终不会改变。自全县吹响脱贫攻坚的号角,在政府帮助下,吴桂余与丈夫便振奋精神,向贫困宣战。夫妻俩先后购买了8头母猪仔及1头公猪,进行能繁母猪养殖;并在猪圈之上加盖了一间小屋,同时进行配料加工。随后,又借助山场优势,买来1头母牛饲养。2016年,她家毛收入达到近6万元,当年就脱了贫。也就在这一年,她家因享受异地扶贫搬迁政策,终于搬离山间土屋,住进山下的三层“小洋楼”。

自从搬到山下,吴桂余不仅精神面貌变了,甚至连思想意识也变了。“住在山上的时候,要说像山下一样跳坝坝舞、穿鲜艳一点的衣服,哪敢呐!总觉得羞人呢!——到了山下,却不一样了。”在她看来,住在山下,跟城里几乎没多大区别。这里不是城市,却胜似城市,有城市一样整洁的街道,有城市一样漂亮的房子;但这里有的,城里却不一定有,比如优美的环境和清新的空气。每天傍晚,吴桂余便会约上邻居大婶,沿着如水洗过一般的宽阔街道散步,最后来到河畔的广场上。河对岸即是3A景区农耕故土园,两岸一桥相连,每当华灯初上,两岸的大妈大婶、大叔大伯就聚到河畔广场上跳起坝坝舞。这时,吴桂余便会跟在后面,尽情地舞动着腰肢。有时候,她们几个妇女也约起到村里的“梦想课堂”听听夜课,“充点电”,了解一些“国家大事”。她还加入了村里的志愿队,说也该是自己回馈社会的时候了。

吴桂余一家七口人,除了她和丈夫,膝下还有“五朵金花”,大的两姊妹已出嫁,余下的三个,一个在读大学,一个即将进入大学,一个在念高中。老大老二回娘家时,给母亲买来唱K歌的话筒,鼓励母亲说:“有了新的生活,就要有新的生活状态。”叫母亲别怕人家笑话,大胆地唱。尚在念书的三姊妹,假期回到家,主动拖地、洗碗、洗衣,为母亲分担家务。

短短几年,吴桂余一家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几年,她家年收入都保持在6万元左右。照现在的境况,她本可歇下来,只需待在家里做做家务、做做饭便好,但她仍然得空就随丈夫去山上老房子养猪、养鸡,干农活。

“‘脱贫致富’,脱贫不是最终目的,还得尽快走上致富之路。”吴桂余说,现在的居住环境、生活条件这么好,家家都在往前赶。各家各户的表现要打分评星,还要堂堂皇皇地贴在墙上公布。这还不算,各家的表现几个月一积分,达到了标准就可以兑换奖品,肥皂、洗衣粉、米面粮油啥的,都可以兑。哪家都有个面子,生怕落人后面。评起了的脸上光荣不说,就是找媳妇、放婆家都要俏得多。她双掌相握,紧紧一捏,说:“现在村里的人都在比起干,我们肯定也要继续努力,干得更好!”

正如吴桂余所言,如今的石缸村1组已成为泥溪镇乡村振兴的样板。这里的房子依山而筑,黄墙碧瓦、错落有致。每到春来,繁花似锦,蜂蝶飞舞。每幢房子外墙上,都有一则摘自《论语》的名句或是脱贫攻坚宣传口号,诸如“不学礼,无以立”“幸福都是干出来的”。据介绍,这个点子出自该镇党委书记,其目的是要将这些名言警句作为箴言化育民众,提高全民素质。

时下,这里正在修渠引水,借以营造泉水绕屋的佳美图景。驻村干部李双俊说:“有了水才更有灵气,才真正完美了。”近两年,这位来自县交通局的驻村干部,见证了石缸村的变化,见证了泥溪镇的变化,见证了这里广大群众的变化,这些变化令他由衷地感到欣慰。

(记者 李旭忠)

Copyright © 2008-2016  云阳网 版权所有  主办:云阳县委宣传部  承办:云阳报社